|
|
“十二五”,中国机床业面临大考-j9集团 |
发布日期: 来源:--- 浏览: |
|
现代机床的“祖宗”是纺织机。1789年,21岁英国工人斯莱特假扮成农民,改名换姓,逃过英国当局的出境监察来到美国。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和机械技能,复制出了英国的阿克莱特纺织机,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作母机,曾被英国人视为秘不外传的富国之宝。 因为给新大陆带来了工具机,斯莱特被称为美国“制造业之父”。在很长时间里,美国这个后来的技术输出大国,正是靠复制别国技术、“偷窃”别国发明专利起步。直到南北战争前,美国机械设备的80%依靠欧洲进口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我国仅能生产不到1600台机床,且基本是皮带传动。在苏联提供的图纸和设计人员帮助下,快速建立起18家机床骨干企业(后称“十八罗汉”)和7个综合机床研究所,这成为奠定中国工业化的骨干力量。1957年,我国已有机床品种200余个,年产量近3万台。此后,在“高精度机床战役”、“二汽装备战役”中,中国机床工业获得了持续发展。
机床行业一度出现过盲目追求数量、忽视质量的“非理性时期”。1958年的机床产量是1957年的两倍,1960年是1957年的5倍。另外,重生产轻科研,重主机轻配件,重基型轻变型,长期以来都是机床行业难以克服的病灶。
1979年之后,“引进—消化—吸收”成为机床行业核心战略。资料显示,从1980年到1995年,我国共引进机床技术近150项;累计开发数控机床品种近1000种。
不过,20世纪90年代中国机床在低谷徘徊“悲惨岁月”。在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之间的“技术断代”,中国机床企业经历了“凤凰涅”的洗礼。重庆机电副总裁廖绍华回忆,那时候,用中国机床装备自己国家的梦想,“眼看就要破灭了”,国外机床占据了市场70%份额,国产机床的数控化率只有5%。
新世纪,中国经济步入“重化工”阶段,高速发展的市场给这些流落到“只能四处化缘求生”的“罗汉们”以翻身再造的机会。2000年中国数控机床年产量仅1.4万台,且多为低端产品;2008年已经占领中端市场,数控机床年产量为12.2万台,并为我国航天、造船、汽车、军工能关键领域部门提供大批“工作母机”。
经过兼并重组,以沈阳机床、大连机床、北一机床等18家规模性企业构成了“新十八罗汉”,他们是中国机床业的领军人物。在其身后,还有“各路神仙”,机床行业队伍庞大、良莠不齐,各类零配件、整机厂大大小小有5000多家。“罗汉们”的大而不强,表现在“神仙”们身上则是小而不专。一方面,机床行业需要出现世界级的大型国际集团和大品牌;另一方面,中国工业巨轮更缺少精、特、专的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从整个装备产业看,据统计,按前10家企业占行业总量看,美国是58.4%,日本是53.4%,中国只有7.5%。显然,中国没有真正的龙头企业,产业集中度太低。而同时,那些“小虾米企业”生产的零配件则质次量低,技术水平差距更大。
历史上,美国以不到60年的时间超过英国而位居世界机床霸主,德国同样用了60年赶超了美国。日本则以不到60年时间跻身世界三强。2010年中国机床行业大国起步,仍需为强国奋斗。
张相木称,“十二五”规划很明确,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突破和掌握一批重点领域核心技术,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和标准,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。在装备制造业,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自主化率达到80%,基础配套能力,关键零部件、金属件自主化率也要达到80%。
这对于中国机床行业的“罗汉”、“神仙”们,显然是一次决定性大考。 |
|
上一篇:
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研讨会精彩巡演 |
下一篇:
日本最大机床卡盘制造商将在沈建厂 |
|
|
|
|
|